更多

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2017

新华社:《中国机器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梦想的伟大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举办的对话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国机器人》现场访谈活动在廊坊书展辽宁展区举行。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举办的对话2016年度中国好书《中国机器人》现场访谈活动在廊坊书展辽宁展区举行。



新华社沈阳6月8日电(记者王莹、杨天沐)近日廊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一米半高、带着黑色领结、液晶屏闪耀着笑脸的机器人“果果”来到现场,“果果”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迎宾机器人,它正在介绍的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得2016年度中国好书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

归国与留洋之辩

“机器人学不是一般的学科,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谁掌握了机器人尖端技术,谁就占领了世界高科技的制高点。我们要奋起直追,国家才有希望……”这是时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的蒋新松给学生曲道奎上的第一堂课,是“新松精神”留下的深深烙印,也是贯穿了《中国机器人》一书的主题。

《中国机器人》由作家王鸿鹏和马娜用近两年时间创作完成。通过大量人物回忆和访谈纪实,记述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等为代表的科学家研制中国机器人的感人至深经历,呈现了中国机器人为民族工业赢得尊严的骄人成就。

1993年留学德国的机器人专家曲道奎意气风发,拥有别人眼中优越的事业平台、优厚的待遇和美好的人生前景。德国导师雅舍克多次挽留曲道奎,还许诺可以帮助他把太太和孩子移居到德国。

但在德国留学期间,曲道奎目睹苏联留学生在苏联解体后的痛苦经历和凄惨状况。他深深感受到:一个国家失去了自主自强的能力,就失去了国际地位;作为国民,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面对雅舍克的挽留,他如此回复:“感谢先生的好意。是的,我研究的‘神经元’如果离开机器人本体,无所依附,毫无价值。同样的道理,祖国是我的本体,离开祖国,我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心与芯的较量

尽管曲道奎满怀热诚回国,和他的导师蒋新松共创新事业,然而机器人的理念在发展初期却很难受到接纳。一些人甚至对机器人冷嘲热讽。

“中国到处是人,都下岗了,还搞什么机器人啊。”

将机器人技术视为制高点的蒋新松不为所动:“高温、高压、深海、有毒等对人有危害的工作环境,‘极限作业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去干人所不能干的工作。将来,一个娃成了宝贝,那些特殊的体力劳动、危险工作谁来干?”

蒋新松看到的不光是眼前,还有未来,在他去世后的十余年里,中国机器人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潜水器“海斗”深潜至万米水下;“玉兔”号月球车行于九天之上。

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景奉水介绍,中国80年代才开发出第一款机器人,落后发达国家近30年的时间。而如今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紧追不舍,已经占领30%的市场并不断扩大占有率。如今中国市场已经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并有望蝉联五连冠。

初心与钱途的抉择

眼下红红火火的机器人产业在当年并不如意,机器人行业的先行者们不断面临着初心与钱途的抉择。

2009年,历尽两次上市失败的曲道奎终于彻底完成了从研究所到上市公司的历程,完成了蒋新松“产业报国”的嘱托。新松机器人公司的股东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富翁。一夜暴富,初心能否依旧?

许多企业老总纷纷来找曲道奎,动员他投资房地产。然而,蒋新松“追求卓越,报效祖国”的话时时回荡在曲道奎耳边。他最终下定了决心:“房地产无非是挣钱,挣钱不是新松的目的。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就是要做一个卓越优秀的高科技公司。房地产就是拿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搞投机,能对国家有什么创造性贡献?我们管不着别人,但新松绝对不做这种事。”

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李路介绍,由于中国机器人企业不忘初心的努力,终于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和世界知名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现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市场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作家王鸿鹏和马娜被“新松精神”所打动,追寻着中国机器人一路走来的足迹,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几易其稿,大气磅礴地抒写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曲道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以满满的家国情怀,用东方智慧冲破国外技术禁运,最终将中国机器人打造成大国重器,跃上世界舞台的经历。两位作者说:“这个群体是国家高科技战略发展的重要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梦想的伟大。”(完)

上一条:央视二套《消费主张》聚焦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下一条: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中国机器人》讲述松松诞生的故事

版权所有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06001786号-1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全运路33号 邮编:110169
关于新松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